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謝旺霖 - 轉山

在前些日子聽了轉山的作者 謝旺霖的演講
一共一個半小時
聽著聽著的同時
不只是勾起大一閱讀轉山時的回憶
甚至更加深了畫面與震撼感





旺霖,雲門『流浪者計畫』第一屆出走的學員:
出走的旅程是從雲南的麗江騎單車到西藏的拉薩。
這是一趟與高山奮搏的旅程;
一個荒郊野外、人煙罕至的冒險,
然而這個出走的起心動念居然是因為失戀了,
想找一個名叫『忘記』的地方。
旺霖用一種自我對話的方式寫下這篇記述,
文字的牽引讓人似乎也跟著他一起經歷著旅途中的無助、困難、危險和感謝。

完全的第一人稱
完全的自我對話
完全的真實故事
完全的親自體驗

每次看到這種突破險境達到目的地的故事
都令我鼓起想要親自出發的念頭
而且是馬上想要
我不並覺得旅行一定要有什麼目的或是目的地
現在大多數的其實都是這樣吧?

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目的地
在旅行的過程中
心靈不斷的在自我對話

「我在幹嘛」

「我,真的踏上了旅行」

「我幹嘛不回去」

「我慶幸自己有來過」

「我幹嘛在這裡受苦受凍」

「我終於見識到以往所沒見過的場景」

「在家裡好好待著不是很好嗎」

「其實不是被大自然感動,而是被自己阿」



當我順著文字走了這一趟滇藏之旅後

更想看看那片壯闊的雪山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Kyle Thompson」荒野中的超現實

一台Canon 60D,
一顆50mm 1.8的鏡頭(Canon窮人三寶中最便宜的鏡頭)
一個計時器以及三角架。
(台幣不超過三萬)

今年只有21歲且只學過一年攝影技巧的Kyle Thompson
一個人遊蕩在森林荒野和廢棄的空屋裡
以自拍的方式以及一些隨手可獲取的道具和器具(如麵粉、桌燈、煙霧彈、造霧機、頭巾等等......)
引領了我們進入他內心裡奇幻的超現實世界。



















當攝影師最大的痛處,我想,就是不管你拍的再好,
照片中總是看不到你的存在。(除非自拍)

當然,我們也換個方式說,攝影師再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就已經存在於照片之中了。
但這裡說的是攝影師本身有沒有入鏡。


Kyle Thompson最厲害的一點是,不靠高級的設備、工作人員,
畫面的一切都由自己創造,完全的個人創作,
雖然難度會比拍其他人還要難一些,但創意卻能完全的表達的出來,
透過腳架定拍,和一些隨手可得的道具,完全都自己來,
表情、肢體語言要為自己設計好,
最後創造出他內心的超現實畫面。

畫面中道具絕對比想像中還來的重要,
它可以代替文字述說畫面,與背景相互呼應,與主角互動,
沒有道具,畫面張力明顯就會弱了幾倍,至於是幾倍呢?今年,是五倍啊!!

但不是說一定要有道具才能創造意境,如果背景本身述說的力量夠強了,
那只要主角的表情、肢體語言到位了,也很容易就拍出好照片。







除了自拍,後來也幫模特兒攝影:



「Antonio Olmos - The Landscape of Murder」兇殺案現場

日常的街道,因為曾發生兇殺案,而打破了生活的平衡,
不只影響了街道上的氣氛,
還有路人的眼光、鄰居的惴惴不安、幾個家庭的破碎...,
而那氛圍不會只發生在當時和後來的幾天,
而是持續一直到現在...。

攝影師Antonio Olmos親身走訪了倫敦所有曾發生兇殺案的地點。
在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之間這兩年,他拍攝了共210個地點,
在當中選70多張後,將這些相片通通收集到他的新書
《謀殺的風景》(The Landscape of Murder)之中。

Antonio:「除非被殺的是名人又或者案情離奇,否則很多時大眾都不會留意謀殺案。」
這個攝影計畫的重點,是令大眾去關心每一個謀殺案。







20歲的Jonathan Barnes在這間屋內被槍轟頭,兩天後死亡。

當時他和25歲的同黨Daniel Tesfay打算行劫屋內一名男子,搶走他的一隻假勞力士錶。
但行劫時兩人發生爭執,Jonathan被Daniel槍殺。
Daniel最後被判謀殺,終生監禁,30年內不得減刑。







44歲的Michael Dye,在溫布萊球場遭人攻擊後死亡。

當晚球場正在舉行2012年歐冠杯,英格蘭對威爾斯的賽事。
兇手是41歲的Ian Mytton。
他對警方表示,當時他認為Michael不懷好意地盯著他。
屍檢結果表示Michael死於後腦遭受鈍傷。Ian最後被控誤殺。






2011年9月12日,Cricklewood的一個謀殺案現場。

24歲的死害叫Sashana Roberts,在家中內被42歲的前男友Ezekiel Foster,
當著她3歲和11個月的孩子,以11刀刺死她。
屍體在浴室中被人發現。Ezekiel 最後被判謀殺。






2011年4月10日,15歲的Negus McLean被7名騎單車的年輕男子在Edmonton追殺。

據目擊者回憶,兇手身穿連帽衫,頭戴面罩。
他們在威斯敏斯特擄他,並用鐵棍毆打他。最後用匕首刺中他的大腿和胸部。
被送往醫院後,Negus 很快便因傷勢過重死亡,7名涉案者中有4人被控謀殺罪。






2011年2月4日,死者有兩人。

一位是42歲的Kunaliny Alagaratnam,另一個是59歲的Santhirapathy Tharmalingam,兩人在位於16樓的租住公寓被燒死。兇手是50歲的Sandra Clarke,是死者的房東。在因拖欠房租問題發生爭吵後,憤怒的Sandra用打火機油點燃了自己的房子。
火災發生後,50名消防員趕往現場滅火。兩人死因是吸入煙霧導致窒息。
Sandra被控誤殺,被判入獄16年。







-----------------------------

「如果你將這些相片一起看,即使我沒有告訴你我在做什麼,你也應該猜得到。」
Antoni說,這系列相片的最終目標,是要將受害者「人性化」。
他希望觀眾知道,即使倫敦的謀殺率不高,但不少人仍然在這裡被奪去性命。

即使他們被殺的地點被迅速清理好,但這也不代表他們應該被迅速忘記。



「很多謀殺案都不會上新聞,即使會都只是很短時間……我拍攝的目標,
是為一些被遺忘的事件賦予回憶。」


-----------------------------




2011年2月6日,Loughton。

現場為棄屍現場,47歲死者是Anthony Whitefield。他被殺後再被分屍,雙肩在Roding湖中被發現,軀幹和大腿則在其他地點被發現,頭部下落不明。
54歲的兇手Douglas Binet,法官曾詢問他將死者頭部扔到什麼地方,他拒絕交代。








2011年12月26日,商業區牛津街的謀殺案現場。

死者名叫Seydou Diarrassouba,18歲。在一家鞋店附近遭兩名男子襲擊,胸部被刺兩刀,在Bond Street倒下死亡。屍檢結表,他死亡原因是心臟被刺傷。
兩名兇手被控謀殺罪,後自行抗辯成功,謀殺罪名不成立。







2012年10月25日,Fulham的一個謀殺案現場。

死者是65歲的Colin Hammond,在現場被人一刀刺死,一名27歲男子被控謀殺。







2012年8月3日,
New Addington的命案現場,死者是12歲的Tia Sharp,被發現在她祖母的家中死亡。

7天前她家人報案指她失蹤,警方最後家訪4次,才在閣樓發現她的屍體。她祖母的37歲伴侶Stuart Hazell被控謀殺。根據他在法庭上的供述,Stuart性侵犯Tia後將她殺死,
Stuart被判終身監禁,38年內不準減刑。







2012年4月14日,New Addington。

55歲死者是David Petch,相片拍攝4天前在家門外遇襲,頭部受重創,被送到醫院後死亡。調查後警方鎖定了2名嫌疑人。案件在書本出版時仍在調查中。








2012年11月19日,Woolwich的兇案現場,35歲死者是Marcus Innocent。

在家附近被人槍殺,死因是胃部中彈。
警方指當時他被在附近聚集的20個人圍攻,當中12個人被控謀殺,審訊在出版時仍未完結。







2011年2月13日,Borough的命案現場,死者是一對兄妹——

10歲的Rolls Say和8歲的妹妹Regina Say。


這對兄妹被親生父親殘忍殺害,兩人都被割喉,Rolls的頭部在死前曾受重傷。
兩人因反抗被父親刺多刀。這對兄妹的父親名叫Jean Francis Say,62歲,當場被捕。
他承認殺死自己的兩個孩子,最後被判終生監禁,30年內不得假釋。







-----------------------------


一名叫Jitka Nahodilová的女子於2011年1月1日在她的家中被男友所殺。Antonio對這感受特別深,除了因為事件發生在他家附近,死者的家和他住的看上去幾乎一模一樣。而當他走到事發地點附近問街坊時,幾乎無人知道事發經過,這激發起他的好奇心。

「似乎沒有人在關心,於是我就開始關心起來了。」

而家亦留意到傳媒報道有偏頗之處。新聞只是說死者是少數族裔暴力的受害者,再他深入發掘,才發現死者是死於家暴。和Jitka的死一樣,
很多謀殺案受害人都是死於家暴而非死於犯罪份子手上。

「我發現在倫敦,你被伴侶殺死的機會大過被黑幫。」

Antoni之後開始留意警察網站上的謀殺案資料,幾天後,一件新謀殺案發生。但他並無即時趕到現場,而是等了幾天。為什麼要等呢?他希望拍攝出案發現場有多快回復原狀。在他的一些相片中,觀眾很明顯看到該處有些東西發生了。

一張照片是不是兇殺案場景,其實捕捉的瞬間更為重要,
Antoni在等待的過程中感受現場,去沾染當時受害的氛圍,再按下快門。


在一些相片中,有一些例如是小血跡留下,另外一些則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事發生過。








Josef Alber 與 James Turrell

1) 這兩位藝術家各自的創作背景與創作媒介


Josef Alber-


Josef alber是二十世紀最重要之藝術家與教育家之一,無論是放眼現代藝術史,或是從現代藝術教育的發展來看,亞伯斯都是備受尊崇且具有深刻影響力的人物。

 亞伯斯自1920年代初完成德國包浩斯(Bauhaus)學校的課程後即被聘任主持玻璃作坊,
隨後又接掌包浩斯最重視的基礎課程,成為首位在母校任教的包浩斯畢業生,
也成為包浩斯在工藝、設計與建築的概念革新與現代化轉向上的主要舵手之ㄧ;
1930年代隨著包浩斯被迫解散而移居美國,自此先後在黑山學院、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任教逾四十年,
終其一生致力於藝術教育的同時,也未曾停歇對於藝術創作的探索。

    包浩斯的理念得以在美國發揚光大,繼而在全世界對現代建築與設計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
亞伯斯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在藝術教育方面,長年的教學相長累 積出二十世紀最具啟發性也最著名的色彩認知理論,1963年問世《色彩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of Color)至今仍被認為是視覺色彩研究的經典之著;
在藝術創作方面,由於亞伯斯對材料、形式與色彩的純粹化、簡約化的探索鑽研,
使其自1949年起持續 發展《向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系列畫作,
此系列的典型構圖係畫面上三或四塊方形單色色塊以等距離逐一內縮,
平面上的色塊呈現出嚴謹的幾何層次進而賦予觀者三度空間的視覺感,
此系列也成為他最著稱的藝術「標誌」,
他探討形與色關係的藝術與觀念對美國現代抽象藝術的發展產生重大的衝擊與影響,
開拓幾何抽象繪畫的新領域,也成為美國「歐普藝術」(OP Art)與「硬邊藝術」(Hard-edge painting)的先驅。



James turrell-


James Turrell是一位以空間和光線為創作素材的當代藝術家。善於將光線「可視化」的裝置藝術家,

這位原本是唸心理學與數學的藝術家,透過精密計算與對身體感知的了解,
將我們因太過熟悉而忽略的光影變化「具象化」,如視覺戲法般地賦予觀者魔幻的感受、
光和空間的互動,以及觀者和作品之間的互動。





2) 這兩位藝術家如何在作品中進行色彩的探究





Josef Alber-


「形式的均衡」

亦可稱為「對稱的均衡」﹝symmetrical balance﹞,是指以中心兩邊,具有相等或相當的視覺量而形成的靜止現象。一般紀念性的建築物常採取對稱的均衡原則來設計,對稱的均衡賦予作品穩重、莊嚴、寧靜的感覺。




James Turrell-


以色彩創作讓人感覺作品有空間感,讓作品富有質量和空間的延伸,

但這些卻都只是投影所給我們眼睛帶來是視覺錯亂。
james turrell自己闡述:「我將光當作一種材料, 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我希望你能看你所看,感你所感。」
他希望他的作品可以增強人們的感知,並且將這個感知延伸到一個供人沉思和啟示的場所。





3) 比較這兩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展出方式



Josef Alber-


硬邊藝術(Hard Edge) 產生於50年代中期,試圖用幾何圖形或有清晰邊緣的造型,創造一種新風格和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派相抗衡。他們拋棄抽象表現派常用的色彩明暗對比和有立體空 間的畫面效果,代之以重視色相對比和平面感的大色塊。於1959年由美國評論家J .蘭納命名的。









James Turrell-



James Turrell作品挑戰人們快速觀看藝術作品的習慣。他認為觀者在一件藝術作品上花費的觀看時間太短,


以致於無法認真欣賞作品本身。變化萬千的光線讓觀者 仿若跌入於長日將盡的魔幻時刻空隙之中,

讓人暈眩又不由自主地凝神觀看,他曾說:「有時候在觀看某些東西的時候,我會有點急躁。

老實說,蒙娜麗莎在洛杉磯展出時,我只看了13秒。但是,你知道的,現在有一個慢食運動。
或許我們可以來個慢藝術運動,花一個小時來欣賞作品。」
「我的作品是創造一個空間讓光得以棲息,而觀者如何面對這個空間。
通常,我們張著眼,卻對光線視而不見,這提醒了我,我們必須要有另一種觀看的方式。」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亞洲巡弋」

2013關渡藝術節中壓軸的視覺藝術展,
是由關渡美術館歷時一年多所策劃的「亞洲巡弋」,
本展呈現了亞洲各國觀看臺灣當代藝術面貌的四個向度。
由四位亞洲國際策展人與台灣藝術家共同合作展出。
每一位國際策展人針對當今台灣當代藝術提出觀察,
分別提出命題並策展人選擇合適臺灣藝術家進行配對,
策展人們以四個展覽子題呈現對台灣當代藝術的深度觀察,
從百位名單中邀請屬意的臺灣藝術家展出。



1) 展覽中你最欣賞的作品是哪一件?

莊普 - 召喚神話

觀眾可在21座三角型「房子」間的窄通道穿梭,

房子門窗來自被拆除的日治或眷村屋舍,

「以前的人認為,每個房子都有神明保佑,現在老房子因都市計畫拆除,神明到哪去了?」








父親以前的家在舊街區

靠近南濱公園一帶

那邊與市區不同(雖然就在市區旁邊)

這裡沒有太科技的事務

但這裡也不需要

這裡一直都很熱鬧

由菜市場、路邊蔬果攤、人們賴以為生的超級市場、明義國小

和幾條不那麼大的街道組成

進入展場的一間間房子

就像回到小時候的記憶

留在身上觸感、不自覺散發的古早味

就在關上門之後越來越淡直至完全消逝



2) 展出四個主題中哪一個主題與作品你覺得最為相符。

鬼島

就是鄉民口中的鬼島阿!!!

這個主題太貼切了

要是我也一起來做這個展覽一定很多點子

為什麼?

因為我從小就是看著鬼島的荒謬與各種莫名其妙長大的

而現在依舊在接觸

空氣中懸浮著鬼島的詭譎粒子

此次展覽中的 鬼島「鳳珠」 讓我印象深刻

也覺得最符合展覽的主題

它呈現了鬼島垃圾堆的壯觀

有些較為落勢的族群以拾荒維生

拾荒 呈現了台灣的亂

除了髒亂 還有 無秩序的亂

但「鳳珠」不是要呈現了台灣的陰暗面

而是一種希望的創造。








3) 請詮釋四個主題之間相互呼應的關係。

四個主題看似互不相關

實際上都在呈現對事情的不同見解

這些見解都是來自心裡底層的故化記憶

在將之轉化成不同面相的呈現

陳怡潔 - 懸置在速度的表面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必須先廢話三句

伊通公園不是公園嗎!

也太難找了吧居然在一個隱晦的樓梯間

還要上二、三樓..............





陳怡潔老師的創作讓我是先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再產生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後勁

老師的靈感源自當時在格蘭迪菲的老漫畫

利用同心圓的創作手法將一個個的漫畫角色「格式化」

利用角色給觀眾的色彩視覺殘留

畫出一個個屬於這個角色獨一無二的「結構」

例如美國隊長身上有藍白紅、鋼鐵人有紅黃白等等

將角色的色彩抽出、解析,再具象化

乍看之下很簡單

就只是把幾種顏色畫出一個個圓而已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是非常需要有技巧、創意的

老師有空也請幫我創作一張吧^^



對了還必須提到在伊通公園的創作現場

還真的有個碩大的機械裝置以方便作畫

現場看真的是蠻壯觀的

看著他開始轉動更是壯觀啊!!!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Jackson Pollock」藝術與激情







Jackson Pollock的非具象繪畫手法是什麼?


美國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年)
是抽象表現主義中的「行動畫派」(Action Paining)裡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受超現實主義和德國現代畫家漢斯.霍夫曼的影響,
主張繪畫的行動要比繪畫的主題或觀念更為重要。
波洛克將沙子、玻璃碎片或其他物品摻雜在顏料裡,成為稠厚的流體,
再以畫筆或一根棒子將它們滴、灑、噴、甩在畫布上,完全摒棄造型和描寫的形式。
波洛克的噴、灑、滴、甩技巧和大膽的素材運用;
但他不贊同過度放肆地重複滴、甩等技法,或摒棄太多造型,
或捨棄其他多樣的呈現媒介或形式,造型就是他的信仰。

波洛克“動態繪畫”的創作過程很奇特,他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
然後用棍棒澆上油漆,隨著畫家自己的走動,任其在畫布上滴流,
他說他的創作是潛意識的衝動。
"當我畫畫時,我不知道在畫什麼?只在完全以後,我才看到我畫了什麼。"
 他先把畫布鋪在地上,以直覺或偶然因素來表現畫家的下意識,
形成灑滴彩色的作畫方法,大約是在1947年。
他的技術結合了他身體的運動,指他有控制,塗料的粘性流動,
重力,油漆吸收到畫布。它是可控的和不可控因素的混合物。
扔,滴,淋,和飛濺,他會使勁移動畫布四周,
彷彿在跳舞,也不會停止,直到他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

評論家哈羅爾·羅森堡(Harold Rosenberg)曾說:
"動態繪畫"與畫家圍著畫布作畫的動作有關係,
它引起了對繪畫過程的注意,
把作畫過程中留下的潛意識行庶效果作為藝術的創造,
一部分理論家們斷定這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一大貢獻。
可是另一位有實踐經驗的畫家說:
“當人們面對畫布作各種滴彩動作時,決不是單純的偶然性動作,
他仍要受到經驗和思考力的制約。”
我們從波洛克這些作品的色彩規律性上發現,
他的滴灑動作並非完全是非自
主的潛意識行為,相反地存在著"構思"的選擇機能。
觀賞他從1947至1951年間所作的抽象畫,
我們會發覺畫家所"構成"的是一種總體均衡的美,
有流動的和諧和自然激情的藝術魅力。



選出Jackson Pollock的一件作品做分析。




Lavender Mist
創作於1950年(滴水期),在水滴和飛濺的混亂組合創建創建圖層
就是以單純的潑墨噴灑模式所製作的,
作品上的潑墨軌跡的多到幾乎無法複製的程度,
很明顯得它所具備的就是以純粹的單一模式所創造出來的抽象表現主義作品,
沒有具備功能性或是批判反思等的藝術目的。



波洛將畫所產生的氣氛表達到巔峰,技術上在濕油彩溶進其他顏材裡,
畫面佈滿了小小的黑點,散撒在淺暗粉紅上,產生出另一種不可思議的色調,
在隨意的動作中卻被下意識的潛力所操縱,他在畫前的構思是一絲不苟
,刻意的安排,製作時卻是隨意,自由地奔放,讓潛意識掌管,
他曾說:“我在繪畫時也不知道在什麼程度才算完全,
只當我停止動作時,就是這幅畫完全的時刻”。
波洛畫的精髓是畫的製作過程,是一段經歷,而不是畫的成品。
你可以和這過程起共鳴,感受其經歷,他的畫是一段旅程,而不是旅程的終點。
故此絕不能假造這經歷,最多只有模仿而已。
《淡紫靄》原名《壹.一九五零》
畫的色並沒有紫,而是由藍、白、黃、灰、赭色、粉紅和黑色,
畫右上角的手印,除為署名蓋章的作用外
,最重要的是表達畫的平面性, 是二度空間的概念。

在顏料中加入砂石碎,碎玻璃和鋁碎等材料,
他的滴彩是從美國印地安人的沙畫Sand Painting得到啟迪。
他的手法和藝術媒材使用,拓展蔪新的方向。
用豐沛的活力,抽象的符號,錯綜複雜的構圖,強勁的線條自由奔放的潑滴,
波洛溢出了激情、豁達與豪放。


「IB」藝術作品具現化(簡介)



Ib,
這是一款日本的RPG遊戲,
不是簡稱,就叫做Ib,同時也是女主角的名字。
IB要在詭異的美術館裡尋找線索,
想盡辦法與夥伴Garry逃命。

本遊戲一大特色是在於作者的背景,
由一名美術系畢業生獨立製作而成,
包括所有影像素材、配樂、腳本、導演與製作等全部一手包辦,
尤其!我最愛的一點,太喜歡了,
他把以前的美術作品通通當成這棟美術館牆上的畫,
甚至是劇情的一部分,會與主角產生互動。

而且許多的作品都是過度極簡之後的美感與概念。
好美。





這作品的一切都具有無可言喻的美感。

好的作品就該讓觀者產生更多的靈感,一直以來都是。








 遊戲畫面:







一開始。









Ib與父母初來乍到此棟美術館,一切都是正常運作的。
櫃檯後方的畫也是作者的其中一幅畫。
看得出來嗎,看起來是隻深海魚。








沒有頭的假模特兒,「無個性」。
人之所以能辨別人與人,
就是全端看臉部的特徵了吧,


我們閱讀輪廓,
我們聆聽說話,
我們喜歡彼此,
我們觀察表情,
我們了解年紀。

那麼,沒有頭的人,是不是我們就無從了解他呢?
除了沒有頭代表沒有生命之外。


還是能了解的。對吧?身上的衣飾與紋路,傷口與皺紋。

還有,肢體語言。










我甚至超喜歡,甚至迷上,
這種非具象,粗略的線條卻完整概括了你想說的話。

我聽著呢,靜靜...靜靜的聽著。







之後詭異的氣氛襲來,
同樣的美術館,
裡面的作品全都變了樣。


玫瑰花的枯萎、畫中男孩的咳嗽、
爬滿地上的血字、倒吊的人突然上吊。

在在揭示了美術館真實的一面已到達現場。

也揭示了作者在美麗的作品之下真正想述說的暴力。










裡面當然還有解謎要素囉!
甚至還有扣血機制,
好玩,
又帶有既深又廣的內涵。






雖然很詭異。(好愛)





小編大推這款遊戲啊!

免費下載而且還有繁體中文版哦。












Ib是款不只日本,甚至台灣的知名度也非常的高,
同時產生了許多的同人作品,
隨便挑兩個作品都是很美的:







整個過程都在感動人心的好作品。